这篇小说读起来就像在翻一本泛黄的老相册,充满了重庆特有的烟火气和潮湿感。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90年代重庆的市井画卷——枇杷山后街的青苔石阶、鹅岭公园滴水的黄桷树、文化宫电影院灰扑扑的墙面,这些细节瞬间把人拉回那个摩托车轰鸣、火锅飘香的山城。
最打动我的是男主角与喻琼那段欲说还休的暧昧。从报社办公室里讨论柴可夫斯基时若有若无的身体接触,到广安出差那晚红酒后的缠绵,再到最后悦榕庄温泉里的重逢,每个场景都写得太真实了。特别是描写第一次性爱时男主的笨拙和兴奋,那种青涩感扑面而来。而喻琼这个角色塑造得尤其立体,既是职场中干练的师父,又是床笫间温柔的引路人,这种反差太戳人了。
文中对重庆的描写堪称一绝,潮湿的雾气、滚烫的夏天、爬坡上坎的街道,这些意象与主角们炽热又短暂的感情相互映照。当故事最后《爱的代价》旋律在机场响起时,仿佛能看到主角站在时光的月台上,与青春里的每个她挥手告别。这种怅惘感后劲十足,看完忍不住翻出老歌单循环了一整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