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

[探索] 【人文】元代王蒙书法作品《爱厚帖》[5P]

0

【人文】元代王蒙书法作品《爱厚帖》[5P]

作为元代书画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,王蒙在绘画与书法领域均成就斐然。《爱厚帖》是王蒙存世唯一的尺牍作品,纸本行书。此帖为至正二十二年(1362年)后所作,系王蒙中年时期书写的举荐信,收信人为松江府判官张经(字德常)。

信中内容围绕举荐友人林静(字子山)展开,林静系吴兴人,亦为赵孟頫外孙,王蒙称其“读书博学,多艺能”,并请求张经为其谋得“三石米”的差事以维持生计。

从社会背景看,元代文人举荐制度盛行,士人间常以书信互通声气,《爱厚帖》的实用性功能与艺术性表达并存,体现了文人群体在仕途与艺术间的复杂关系。信中“未由晤会,万冀调摄”等语,既显礼节之严谨,亦透露出王蒙对友人的关切与对仕途的务实态度。



王蒙出身书画世家,外祖父赵孟頫为元代书坛领袖,其“复古”书风深刻影响了王蒙的书法实践。《爱厚帖》的笔墨与结体布局均可见赵氏书风的烙印。

明代吴宽评王蒙书法“当不在赵魏公下”,然后世对其创新性多有质疑。部分学者认为,《爱厚帖》虽技法精湛,但未突破赵孟頫范式,一些字结体生硬,显模仿痕迹。亦有观点指出,王蒙将绘画的意境融入书法,开创了“以画入书”的新路径,这一尝试跟随赵孟頫的书画理论,在元代书坛也是独树一帜的。

元代书家普遍面临“复古”与“出新”的矛盾。王蒙的选择既受家学桎梏,亦受时代审美制约。《爱厚帖》作为王蒙书法艺术的孤例,既展现了赵孟頫书风的深远影响,亦记录了王蒙个人艺术探索。

王蒙书法作品《爱厚帖》局部欣赏









【释文】
蒙顿首再拜,德常判府相公尊契兄,恃在爱厚,辄为禀白:友人林静子山,吴兴人,亦赵氏之甥也。读书博学,多艺能,而未有成名。欲权于彼学中养赡,得三石米足矣。用是求书专注,望介注为祷。斯人年幼而多学,亦公家所当养者。王府君处意不殊此,未由晤会,万冀调摄,以膺峻擢,不具。二月廿四日,王蒙顿首再拜,余控。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yanhuangsishen 金币 +16 感谢分享,论坛有您更精彩! 2025-5-10 18:28

TOP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5-5-29 06:22